习惯和自省

Aug 24, 2019

Every science begins as philosophy and ends as art; it arises in hypothesis and flows into achievement.

Science without philosophy, facts without perspective and valuation, cannot save us from havoc and despair. Science gives us knowledge, but only philosophy can give us wisdom.

from 《The Story of Philosophy: The Lives and Opinions of the World’s Greatest Philosophers by Will Durant》

古希腊哲学起源是way of living,恰恰是源于平凡琐碎的现实生活,指导实践生活,一种相互作用, 他们是实践中的Doer实践者。但是现代哲学听起来确实像是学术的Academic,被作为一个研究的学科,高高在上玄而又玄,犹如阳春白雪,而生活反而像是下里巴人, 两者的距离确实越来越远。对于普通人更加,那时候哲人总结的东西,一个可能是语言描述不太平直(高度凝练加上每个人叙述方式的不同),一个是现代人可能并没有太多时间去沉淀下去思考为什么古人是那么想的,背景是怎么样-如果一件事情没有明显的功利性,那还不如打打游戏满足自己短期的快感Euphoria. 哲学没有快速答案也没有捷径可走,所有的事情哲学都能联系起来,但是只有你自己经世致用,知为行,行为知,才能得到自己的哲学,这个过程是无止境的,这个也是独一无二的,这个我想也是生活的乐趣所在之一吧。

笛卡尔《谈谈方法》:

真正说来,活着不研究哲学,就如同闭上两只眼不肯睁开;观看我们视觉发现的一切而得到的那种愉快,根本比不上人们凭哲学发现事物的知识而获得的那种满足;总之,我们必须研究哲学来砥砺德行、指导人生,胜过用眼睛来引导我们走路。野生的禽兽只有身体需要保护,就经常不断地从事寻求养身的食品;然而人的主要部分是心灵,就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求智慧上,智慧才是他真正的养料;而且我也敢断言,有很多人在这方面是不会失败的,只要他们抱着取得胜利的希望、并且知道自己能做多少就行。没有一个人的灵魂如此卑下,牢牢地固守在各种感官对象上面,不会有那么一回抛开感官对象,转过来希望取得另外一个更伟大的好东西,尽管他每每不知道这个好东西在哪里。

引入

先从1936年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毛泽东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经验,批判“左”倾教条主义者在军事上的错误,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结合中国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论述主观和客观、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战争的攻守和进退等辩证关系,提出了关于战争和战略战术方面的许多精辟见解。同时,他强调既要研究一般的战争规律,也要研究特殊的革命战争规律,更要研究更加特殊的中国革命战争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懂得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

了解事物的客观规律,必须不断的学习,同时能打破自己主观色彩上的思维束缚,同时善于总结归纳事物内部和中间的规律。好比软件开发,学习新的语言和框架(专业知识),首先是学会简单的入门hello world,到后面了解如何使用,到最后思考为什么设计(哲学思想),慢慢学多了,就能知道很多思维等构架方式都有在其他的语言和框架中类似地出现,自然也更能帮助快速了解熟悉新的语言技术了。

学习了解外部事情的运行方式(外在)自然科学,加上自我的不断总结(内在)哲学,就能构建一个适合自我的知识体系。但是两者却要是互相作用的。

牛顿曾说:“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

这是他在南海泡沫之后说的。牛顿开始也是理性的, 就觉得股价很高,卖出了一次。结果,卖完之后股价一直在涨,挣扎许久,他还是没能忍住,重新入场了,这次高位入场之后,很快股价就开始暴跌。

自然科学可以观察计量并验证,但是人的主观是无法计算和观测。 主观和客观的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哲学是需要实践,需要联系到个人,不然就是空谈;每个人的主观都不一样,就好比每个人都拿着不一样倍数的放大镜看着不同部位和方向,看到的客观事物都会不一样。但是哲学好比是北极星,每个人都能看到,但是很少有人会留意他和自己的观察之间的关联,一旦注意到它的存在,再结合自己的观察的事情,那么必定得到到更大更深的角度,更清晰自己和事物的关系和定位。

有更多的维度的参照,可以得到更准确的定位,更大的空间认识。这个摸索过程是变化的,没有银弹,只有不断的扩展学习和总结反思,才能在不断的变化中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点。 历史上的兴衰,正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人文艺术等等无一不是互相穿插互相关联,但是道理皆有相通。有人参与,就有变数,我们必须学习这些有人参与的活动的周期,来更好的了解世界也是了解人性,和了解自我。

所以周期就特别需要被研究了。

索罗斯虽然行为有争议,但是他非常有创造性的将哲学应用到金融上面值得学习。 他讲金融当做他的试验田,来验证和修正自己的哲学思想。他在《金融炼金术》里提出的参与者的主动意识,影响并推动价格和市场的走向,两者是相互作用的, 互相交缠作用,好比流水和想法一样万古不息。

Framework List

Framework List

这本书好比是他的笔记,他如何将哲学运用到宏观经济学之上,更加不回避的提到自己的错误和修正。这本书没有提到一个明确的答案,甚至看起来有些矛盾,大部分看过想要银弹秘方的人可能要大失所望,不知所云(部分因为需要了解1970,80美国和世界的经济格局),但是正是如此,他提供的这个思辨过程才如此有价值,务实有借鉴学习。务实派明白万事的变化本质,反而乐意看到自己修正自己的过程,不管是从成功或失败之中,不固步自封。

引用其中一段话:

If we want to understand the real world, we must divert our gaze from a hypothetical final outcome and concentrate our attention on the process of change what we can observe all around us.

This will require a radical shift in our thinking. A process of change is much mor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an a static equilibrium. We shall have to revise many of our preconceived ideas about the kind of understanding that is attainable and satisfy ourselves with conclusions that are far less definite than those that economic theory sought to provide.”

需要转换思维。其实不止金融了。

一切捷克为我所用, 英国自伊丽莎白一来的平衡策略,切合实际,理性分析(从典型的领土资源占据到分而治之,效率最大化),有但是,从合纵荷兰打当时第一强国西班牙,后面联合法国打的英荷战争(打败后力保荷兰), 后面出力滑铁卢打败拿破仑, 七年战争联合普鲁士腓特烈二世(大陆均势平衡)。 一切都在动态的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没有束缚与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敢于自省,一种务实主义。

近几百年英国的崛起的历程,相当的有借鉴意义。 相比一开始的殖民先驱强大的西班牙,当时弱势的英国,分析时局,一方面明确的采取了连横合纵,拉起尼德兰盟友拖住西班牙,一方面不断袭击骚扰西班牙的海上生命线,让本来强大的西班牙(相对英国,殖民地大多,军事强大),英国此时在局部占有了优势,同时殖民地掠夺的大量金银财宝让西班牙王室开始奢靡享受,工业和综合实力被英国赶超,最后英国打败了西班牙;后面荷兰马车夫兴起,克伦威尔英国要联合法国打击荷兰;七年战争联合支持普鲁士王国,出兵出力;后来法国大革命之后拿破仑一跃而起,横扫整个欧洲大陆,差点灭了英国,英国这时开始联合西班牙俄国,并且出钱出力帮助返工法国,最后滑铁卢打败拿破仑,恢复了欧洲均势;英国在殖民地上并没有采取西班牙葡萄牙那种直接掠夺的粗暴政策,相反建立起了大三角贸易圈(长期),允许殖民地有一定的自治,特别是印度的分而治之,几千人能管理统治几亿人的殖民地,这个比起西班牙那种粗暴的掠夺高了一个层次(短期);

英国的定位很清晰,一个是海岛国家对海军依赖(自由贸易),一个是欧洲大陆必须保持均势。 从一开始的一手坏牌逐渐打成了一手好牌,这个想起了毛泽东那个《论持久战》,在一个敌强我弱的形势下,理性客观分析优缺点,结合实际又站在一个高的角度(整体长远主要)上,在纷繁乱杂的形势中发现了问题的本质。

英国这一套是务实主义的代表了,没有固守已有的经验或意识,在不断变化的外部形势中,找到一个动态均衡点。

周期(boom and bust)

在周期开始阶段,人的预期和主动活动会提高活动的程度(士气),改造客观,同时改造了的客观反过来会加强的人的预期,这样就行了一个不断自我强化的过程,推动这事物快速发展。当这个无法持续之时,可以是人口或者资金等等,那么就开始negative enforcing阶段,不断下降的或者失败导致人气低落,反过来引起更多的失败,有如多米诺骨牌,极快猛烈地下行。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积累增长蓄势的过程往往比较长,但是一旦跌下来速度确实非常快。历史上国家兴衰和经济危机无一例外,这样就提供了很多有意思的对比,总结普遍和特殊规律。

然后在这个转折点出现之前,一定会有迹象;同时当意识到问题的时候,人们普遍心理为了维持已有的价值不下跌,会反而更加想投入来稳定价格(一旦价格下滑一丝丝,那么立马回放大群体效应),尽管都知道是饮鸩止渴,也别无他法,然后这个效果当然是短暂的,颓势已经无可避免,就出现了回光返照的征兆。

《大空头》里的那个一样次贷指数并没有下降,稳如泰山,尽管新闻爆出了次贷不良率的时候,那个时候这群赌博的人都快怀疑人生了,差点坚持不下去,结果这个后面就知道了。

好比Ray Dalio在《Principles》讲到的1971尼克松不挂钩美元和黄金(当然会引起美元下跌),然后政府声明保证不会贬值美元:

Over the decades since, I’ve repeatedly seen policymakers deliver such assurances immediately before currency devaluations, so I learned not to believe government policymakers when they assure you that they won’t let a currency devaluation happen. The more strongly they make those assurances, the more desperate the situation probably is, so the more likely it is that a devaluation will take place.

因为贸易战,人民币一路贬值,中间有一次政府强调不会贬值货币来平衡关税,声明之后两天有稳定小杨,随即一路跌到了7.

还有钱宝2017年8月爆出资金链有问题,张小雷直播辟谣,立马12月锒铛入狱。

从这本A Brief History of Doom: Two Hundred Years of Financial Crises 我们可以看两百年来的金融危机来更好比较就要意思了。

preconceived ideas 一些危机之前的普遍的共同意识:

  • 1970,80年代Latin American debt crisis拉丁美洲债务危机 - “Countries don’t go bankrupt” 国家不会破产.
  • 1990 日本泡沫经济 普遍认为房地产价值和价格不会下跌 Land will not devalue.
  • 2005 本伯南克 - We’ve never had a decline in house price on a nationwide basis.

“In the 1960s and 1970s, rapid loan growth in Japan had generally translated into commensurate GDP growth because Japan was vastly underbuilt as it emerged from the war. Workers were driven to succeed, and “bankers’ hours” had extended to the point where employees of lenders were expected to work from 8 a.m. to 9 p.m., if not later. The premium on hard work and success was so pervasive that at Fuji Bank’s centenary celebration in 1980, “employees were urged to keep working until they ‘urinated blood.’

2013, Taro Aso, the finance minister, said on Monday that the elderly should be allowed to “hurry up and die” to relieve pressure on the state to pay for their medical care.

Ben Bernanke虽然被奥巴马政府认为应对经济危机很得体, 通过FED的通用手段降息和QE直升机撒钱:

In remarks prepared for the announcement Tuesday, Obama praised Bernanke for leading the country through the meltdown and, with his expertise on the Great Depression, helping prevent a crisis rivaling that of the 1930s.

另外bail out这些罪魁祸首的institution and banks, 却没有任何对底层或者中层购房者有任何的帮助措施,(虽然衍生品很复杂理不清,公平难以保证),但是不能一刀切,象征性的照顾下也行啊,埋下了特朗普上台的种子。当然危机也让钱流向了实体,特别是硅谷。

但是看了伯南克在08年之前对Alan Greenspan格林斯潘的夸奖(05年讲座称赞是The Great Moderation), 结果发现是Great Moderation -> Greate Recession, 然后一系列的言论不无表现出“一切都在控制之内,FED掌握真理”,不要慌,及时发生的初始阶段也是拒绝接受认可危机的。

Framework List

Framework List

所以简单说如果我们能在boom开始时跳进去,并且在转折点之时(turnpoint),跳出来,是不是就可以全身而退了?

难。

区别自我增强还是最后的疯狂太难了。好比我看的今日说法,我从小就爱看,里面有不少有意思的案情啊或者有法治意义的案例。 里面就包括比如云南运du的,一开始敬小慎微,走小路,防止盘查,打前哨,一点点的;后来几次没被捉到,就开始大摇大摆,运的分量也是越来越大,比如住的地方就开始奢侈然后车啊房啊消费啊。我就好奇了,为什么不保持低调了,这样不是更那个安全么。还有什么套路贷啊,诈骗啊,为什么不挣了不少了,主动撤退了?

看了里面的采访,有的人也是说一开始战战兢兢,后来发现没问题就麻痹了,另外做的越大就不好处理,导致心理越来越放松(自己心理认为这么多次了,这次应该也不会有问题)却不知外界的条件可不会按你的主观来改变,你是主观放大了,但是客观事实不会跟你想的一样放大,所以风险被低估了,胆子越来越大,最后灭亡,黄粱一梦。

我后来有一次打篮球的经历让我明白了这种状态。 我有一次带了一本书去打篮球(刚好看完书路过球场),然后打野球,4v4 三组轮着打,然后中间休息的时候,我就拿出书来阅读。我一开始觉得还行,慢慢我就发现我因为打球之后心跳啊出汗啊, 看书上的字感觉像是一个不平整的放大镜下的字一样,跳来跳去,我很努力想专注去读懂,但是根本忘了我在看什么。

在那种欲望和状态下,理性是被人像扫把一样扫到了地毯下。swept under the carpet

这么多危机,每次过去之后,人们慢慢就觉得这次肯定是新世界新秩序,肯定不一样,不过好像每一次都一样。

自省

The changes that seem small and unimportant at first will compound into remarkable results if you’re willing to stick with them for years.

Framework List

from 《Atomic Habits: An Easy & Proven Way to Build Good Habits & Break Bad Ones》

我们说习惯是需要不断的重复的,需要不断的强化,成为一种routine,才能越来越得心应手。但是当你习惯越来越久,会发现感觉效率慢慢变低了。

就需要什么了? 打破这种habitual thinking.

普遍或者理所当然的事情我们需要留心,保持好奇心问为什么了? 不可以因为年龄或者惯性,失去了那份天性。从大角度看,万物相通。

好比程序员,太多的理性思维,我有时候就观察到自己或别人的惯用手和走路方式,为什么不能用左手写字(费惯用手),或者为什么不能后退走路了? 然后我坚持每天用左手抄写唐诗一首,然后尽量我在工作下午的时候抽空下去找一个空的地方,后退着走几圈。 一方面我觉得左手写的时候,我感觉好像小时候学写字好笨拙,一方面抄写唐诗的时候不由自主的思考想象那个诗的意向,挺好的; 一方面我后退走时候,迫使我离开办公室跟自然接触,恢复感知和大自然的联系,看看天和云和竹子,也让我后面的工作有更好专注力。而且我觉得我大脑好像被按摩一样的,怪怪的。 好比你不得不把自己杯子的水倒出来,从新学习熟练。 Framework List

Framework List

每天我都尽量抽出时间比如睡觉前来左手抄诗词,或者一些生的单词;下午或者怎么样抽出10分钟后退走几圈刚好拉伸下身体;这个事情没有啥功利性,长期坚持必定是有其中乐趣,简单的乐趣罢了,了解身体,了解大脑,也了解自己。看云卷云舒,看碧蓝灰蒙,各有其妙,也提醒自己保持初心。

惯性思维就跟人被欲望拉在两个极端一样的,很难察觉。所以要自知,要反省, 要总结。

所以马卡斯奥里勒斯写了自己的日志,沉思录;索罗斯的金融炼金术更是自己试验过程的总结;一开始更多无意是对外的,是记录自己的历程。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也有自己的日志Journal,记录自己对自己探索的过程。

要保持这个周期啊,就需要平衡, 需要反思这种习惯性思维,才能保持一个开放并且澄明的心态,更好应对变化的外部。

“You have power over your mind — not outside events. Realize this, and you will find strength.” (Meditations, Marcus Aurelius)

没有反思反省的过程,就不是一个双向良性的自我增强的过程;停止了就会走向反面,切不可范经验主义错误,更不能因为成功而沾沾自喜骄傲膨胀,但是难啊,反人性啊。 毕竟谁愿意一生保持敬畏,过危桥一般了,那不就是圣人么?

我想我们只能不断的通过重复的习惯来建立一套体系框架,至少让犯错的时候代价小点,或者让我们能够离本心更近点。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这个体系又要保持,又要反思然后拥抱变化,这个太难了。。。

这个度和平衡如何把握,一生都没有明确答案吧, 但是我们一生不就是在不断寻找这个动态平衡点么?

反过来,探索这个过程,应该挺有意思的。

最后附上最近看到的Ryan Holiday的一篇文章:Why You Should Study Philosophy